大事频发!2025年央国企加速重组,意欲何为?

尹尚勛 2025-04-21 美容 16 次浏览 0个评论

新一轮央企加速重组!

央企层面,2015年合并6对12户央企,2016年整合5对19户,2017年国家电投与神华集团合并诞生“1.8万亿资产巨无霸”。截至2024年,央企数量从117家锐减至98家,资产总额突破91.4万亿元。地方国企方面,重组也是近几年的主旋律。2025年年初,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披露正在筹划重组事项;与此同时,央地整合也在积极推进,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正筹划战略整合。近日,东风集团股份管理层透露,公司与长安汽车的整合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且控股股东正在筹划对长安旗下的汽车板块进行重组。若成功落地,将诞生一个年销量超过500万辆的超级汽车航母国家队,有望重塑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为什么央国企进入一个合并的高峰?

这一轮央国企合并潮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实现“做大做强”,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曾经为提高央国企的市场竞争力,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分拆过很多央国企。如今重新进行重组合并,其实也是为了提高竞争力,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中央对资源的管控和调度能力。而且部分央国企仍然存在资产管理混乱的问题,如国家审计署去年对33户中央企业的重点审计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大而不强、过度竞争和功能分散等。因此,加速推进央国企重组成为必然选择,目的是重新整合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地执行国家战略任务,真正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尤其是在贸易战背景下,做大做强防内卷也是必然的选择。只有加速推进央国企重组,重新整合央国企资源,提升核心功能,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也许,内卷控不住,行业价值受损严重导致失去竞争力的也会被重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中车的成立。十年前,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通过换股吸收的方式合并成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次合并不仅解决了两家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问题,而且形成了规模效应,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如今,中国中车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之一,其产品和服务已经远销至多个国家和地区。除此之外,中国中车还成功将高铁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比如风力发电、储能设备以及汽车减振及轻量化材料等。这种跨界发展策略使得中国中车能够在保持原有业务优势的同时开拓新的增长点。这就是通过合并做大做强,然后集中力量办大事。

目前最新的98家中央企业(集团)及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全名单

古人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中,央企和国企就如同泰山与江海,它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共同构筑了今日中国经济的辉煌。2024年,中央企业资产规模突破了9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增加值10.6万亿元,完成利润总额2.6万亿元,上缴税费2.6万亿元 ,均实现了高质量的稳定增长;全年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5.3万亿元,同比增长3.9%。在产业布局上,央国企不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军,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达2.7万亿元,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带动战新产业营收占比提升至29%-30% 。以三大运营商为例,在中国,通信网络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命脉,也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确保通信服务的广泛覆盖和可及性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普遍服务方面。中央企业,为“中央管理企业”的简称,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协会)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以下是98家中央企业(集团)及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名称及简称名录。

转载请注明来自巨潮资讯网,本文标题:《大事频发!2025年央国企加速重组,意欲何为?》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